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7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5月1日-9月30日:10:00-18:00;10月1日-4月30日:10:00-17:00(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是一家于2012年2月正式注册的非盈利艺术机构,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建成开馆。美术馆选址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区内,与798艺术区一街之隔,是北京最重要的核心艺术区。

【展厅空间】

1. 空间多元,替代“白立方”单一空间模式

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表现形式的多元,为了成就这种特征,民生现代美术馆不仅塑造了传统美术馆中5米净高的经典空间,更有大小不一,尺寸各异,层高显著不同的空间: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经典空间,院落展览空间,黑盒子(多功能表演,会议,展览空间)去应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需求。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充满张力的中心空间周围,结合美术馆前装置公园,屋顶展览平台,中心院落等开放式展览空间,构成一组尺度不同,形态各异的空间组群。


2. 公共性,灵活性,替代封闭性与固态静止的传统美术馆模式

未来美术馆不再是成功艺术家呈现辉煌的圣殿,而是激发公众和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互动,交流的艺术场所。空间不再是为呈现作品而作,更是为艺术创作而生。艺术作品最有意义的瞬间,不是作品完成之时,而是公众参与与其互动的时刻。一些灵活可变,功能不明,有用无用的空间,却可激发艺术家和公众创作激情,为特定环境和场地而创作,让艺术品,公众和美术馆融为一体。

3. 开放的场馆空间,多元的文化服务 

场馆建筑面积约30000平米,其中10000平米用于展览展示,同时将有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以及休闲服务配套等集聚其中,构成以美术馆为核心的文化艺术、时尚创意综合体。美术馆坚持开放的学术立场、广阔的国际视野,开展现当代艺术的研究、收藏、展览展示、公共教育等,打造成为具有自身特点及价值追求的公共艺术机构。


【场馆历史】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场馆的前身,是改革开放之初受邓小平先生之邀来京设厂的中国内地首家外资企业北京松下彩管厂。美术馆利用松下厂房改建而成,由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朱锫设计,经过近三年的改造终于落成。整个美术馆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展馆面积约8200平方米,展馆主体结构由多个不规则几何盒子构成,内部由多个不同大小展厅构成,既呈现出立体抽象的现代艺术形态,又彰显了视觉张力和灵动的自由精神。

【核心团队】

周旭君,馆长

作为馆长,周旭君担负起了维持这座规模庞大的美术馆的运营工作。谈到和之前工作的不同,她说,第一个便是关于钱的问题。之前在机关工作都是由政府财政拨款,她只需要按照职能做好工作,而民营美术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之一便是经费,虽然有民生银行持续的投入来支撑,但是要想长远发展,美术馆还是要有自主造血的模式与机制。对周旭君来说,第二个不同便是工作的空间感,美术馆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平台,它的范围既包括学术研究、展览项目、作品收藏,也涉及到公共服务、教育交流和媒体推广等,而这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拓展性。

在周旭君眼中,馆长一职具有巨大的挑战性,也有很多的乐趣。挑战性在于,美术馆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性的文化机构,要想在业界和社会取得大家的好评,必须更多的研究学习办馆规律,并非常用心地做好每一个项目。在巨大的责任下,周旭君每天的工作状态充实而快乐,她还用了一段充满诗意的话做了解释:“相对于现实生活的种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美术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孕育和产生梦想的地方,‘梦想’对于人无论哪个阶段其实都很重要,追逐梦想的过程总的说来是美好的。”

郭晓彦,副馆长

郭晓彦一直致力于从事艺术策划、批评和管理。曾经组建成都上河美术馆、担任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策展人、北京尤伦斯首席策展人,现今又投身于民生美术馆学术项目的建设、研究、展览策划及出版的工作中,并为即将建设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进行着筹建规划工作。

之前的经历让她对于民营美术馆的运营以及当代艺术现状有着极为切身的了解。郭晓彦认为在当下国家文化思考日趋“先进”、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状态下,有强烈文化使命感的民生美术馆试图建造世界领先地位的艺术机构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重要展览回顾】

民间的力量(2015.25-2015.10.10)

眼睛与心灵:印度艺术的全新介入(2015.10.23-2015.12.21)

时代的记忆: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2016.1.19-2016.3.20)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2015.11.26-2016.3.20)

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2016.4.2-2016.5.3)

廖国核个展:一万幢房子(2016.4.2-2016.4.18)

近期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