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博伊德·金塞拉个展「心我的炼金术」

杰森·博伊德·金塞拉个展「心我的炼金术」

贝浩登画廊(上海)

贝浩登画廊(上海)

展期: 2025/09/12 至 2025/10/24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3楼

时间:周二至周六:11:00-19:00

门票:免费

贝浩登(上海)将于9月12日欣然呈现艺术家杰森·博伊德·金塞拉(Jason Boyd Kinsella)的个人展览“心我的炼金术”。艺术家将出席开幕,并于开幕当日下午5点进行现场导览。

杰森·博伊德·金塞拉肖像, 摄影: Andris Søndrol Visdal.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山丘之巅,杰森·博伊德·金塞拉身处一片林间空地的中央,俯身于笔记本上,勾勒着草图。山丘沿着地中海绵延而去,这里是位于法国戛纳后方的卡斯泰拉地区。正值盛夏,金塞拉铅笔的沙沙声与蝉鸣的嗡响点缀彼此交织。头顶的天空白炽如日,热气仿佛将天幕打磨得如珍珠般光亮。置身于这永恒的景象之中,他却感到格格不入。远处世界鞭笞翻腾,泡沫四溅,而金塞拉手持画笔,开始创作大型作品《花园》(2025),一种焦虑感如他身后松柏枝桠般蔓延开来。

这花园无疑透露着不安。

花园, 2025. 布面油画. 204 x 30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花园》以灰色调呈现,这件作品几乎更需要通过艺术家的手,而非观者的眼来加以“阅读”。画布上充斥着痛苦的单色生灵;金塞拉的画笔如同一只母鸟,缓缓移向每一张冻结的、向上翻起的嘴。鬃毛般的笔触仿佛从内部扫过肋骨:松脱的圆柱形块状物、“二乘四”建筑规格的骨头,带来砂砾与冰冷果肉般的触感。

弗雷迪, 2025. 布面油画. 184 x 18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画作中巨大的拱形结构令人联想到法国蓝色海岸地区的另一处拱顶空间。在曾由共产主义者控制的瓦洛里斯,一座被废除圣职的小教堂里,毕加索创作了恢弘的双联壁画《战争与和平》。这幅完成于 1952 年的作品,是对人性的有力宣言:一侧描绘了地下世界的末日景象——“战争”;另一侧则展现了乌托邦式的花园场景——“和平”。金塞拉的《花园》将毕加索的形式从墙壁与地下世界中释放出来,细小而沉重的阴影填满了画布的前景,成为我们集体心理的展示。

《花园》是杰森·博伊德·金塞拉于贝浩登上海空间的展览“心我的炼金术”中的核心作品,展览汇集一件雕塑和十三幅画作,呈现了广泛的人物肖像谱系,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人类心灵运作方式的印象与解读。这些肖像既是金塞拉生活中的人物,同时也是他自己。抽象的形态端坐着,隐喻性地揭示着艺术家勇敢的信念:他们凝视着镜子,直面内心的疯狂。

克里斯, 2025. 布面油画. 189 x 159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金塞拉的创作始于最为艰难的部分:快速、不加修饰的草图,如同未经梳理的头发散落在纸页上。然后,这意识流泻结晶于画布,精确的形态和光线如肥皂般平滑,几近电脑生成的效果。最终的构图毫无生硬拼凑之感;它们漂浮于画布之上,金塞拉或许会将其归因于阿兰·瓦茨的教导和道家的“无为”哲思。在《伦诺克斯》(2025)中,暖色调的几何条块向空间延伸,微微发亮的球体栖息于其边缘,展现出惊人的自信姿态;《海伦》(2025)的构图则更为紧凑,奶油色和淡紫色的块体温柔地环绕着白色的圆形内核。几何式的设计兼具模块化和树状结构特点。

海伦, 2025. 布面油画. 159 x 13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骨子里我是个收藏家,”金塞拉坦言。从他凭直觉将肖像组合成私人祭坛或解剖拼图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这份敏锐捕捉了他所描绘的对象那内在的轻盈而岌岌可危的重力感。展览中唯一的青铜雕塑《朱莉娅》(2025)源自一幅先前的画作,赋予金塞拉笔下的形象以新的立体生命。几何形态的稳重组合通过一根悬臂杆获得平衡,既采用了雅克·利普希茨的雕塑方式,又让人联想到亨利·摩尔。高贵,且带有一丝对扭曲形态的趣味。

一幅较小的画作《弗朗西斯》(2025),其灵感则来自一根细线上悬垂的纸片。这件作品比其他作品更带有极简主义的风格,但环绕螺旋纸片的寥寥数物却构建出一种动态逻辑。金塞拉证明了艺术可同时愉悦且严肃:直觉游走在人工雕琢之间,古典流转于荒诞之中。

露娜, 2025. 布面油画. 104 x 12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画作《露娜》(2025)仿佛是金塞拉在《花园》中所透露的不安情绪的视觉解药。人物的姿势借鉴自让 - 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 1853 年的著名作品《拾穗者》。她与米勒画中女子姿态相同,温柔俯身触碰大地,宛若播种。相较于金塞拉早期作品,《露娜》在风格与尺幅上皆有不同:人物以全身入画,而非仅现头肩。那些形似手指的部分更为柔和,少了几分刀刃般的锋利,更具生物形态的圆润,也透出更多希望。她未望向观者,而是弯腰贴近地面,花园正在此地孕育。

葆拉, 2025. 布面油画. 189 x 159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尽管金塞拉笔下的人物常被视为带有独特的超现实主义气质,但值得指出的是,金塞拉的创作源于一个更悠久、更严谨的几何抽象的传统:从蒙德里安的神秘网格,到查尔斯·比德曼的结构浮雕,直至阿尔·赫尔德的宇宙构架。当这些前辈力图描绘普世真理时,金塞拉却将绘画的空间结构转向内心,指向心灵的破碎地带。最终,这正是真正的炼金术之所在,也是杰出的肖像画家——如伦勃朗、爱丽丝·尼尔——的领域,尽管金塞拉调度的是更为奇异的元素。那些管道、横梁和球体,不知何故承载着人的重量。如同一部皮克斯电影:被冻结的玩具环绕着我们,散发着惊人的脆弱与隐秘感。其情感起伏虽难以言表,却诡异、温柔而有力。

撰文:佩吉·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