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时空的凝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千年回响

宝龙美术馆
展期: 2025/07/22 至 2025/10/26
地址:中国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单人票88元;双人票148元;特惠票75元(限宝龙美术馆艺享卡会员/60岁(含)以上老人/本科以下学生/警察/消防/“双拥”(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至美术馆前台购买);免票规则:每1位购票成人可携带1名1米以下儿童,需至前台领取儿童票,超过1名时需另购买特惠票。




01麦积山石窟艺术在上海的全面亮相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其地处秦岭西端,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海拔1742米,山体垂直高度为142米。麦积山石窟自东晋十六国后秦始凿,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计十二个朝代,1600多年的不断开凿与重修,至今共保存大小洞窟221个,雕塑作品3938件,大小造像共计10632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因麦积山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泥塑作品而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1953年,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成立,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原有栈道进行检修;1961年,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升级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加强了对石窟的专业保护和研究;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积山石窟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体现了党中央对⻨积山石窟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麦积山外景
02重磅展品藏秘千年东方浪漫
本次展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院携百余件麦积山石窟精品亮相上海。涵盖泥塑佛像、洞窟壁画、石雕造像碑、泥塑残件、复制洞窟、微缩洞窟模型、研究文献等多类型展品。展览呈现137件麦积山石窟精品,其中文物精品62件,一级文物达12件,临摹品75件,将麦积山石窟艺术全面、多样的展示在观众眼前。
麦积山石窟保存至今的万余件雕塑作品,绝大部分是泥塑。这是因为麦积山属丹霞地貌,石质结构松散,故雕塑多以泥塑、石胎泥塑为主。依托于自后秦开窟,直到明清,作品没有间断。无论是后秦典型的西域风格,还是北魏秀骨清像的中原风格,到西魏的脸颊略圆、北周的方中求圆、隋唐的丰满圆润、宋的写实,再到明清略显呆板等特点,麦积山石窟全面展示了古代泥塑发展演变过程,具有强烈的文化延续性。同时,泥塑作品又散发着浓郁的民族化、本土化特点,具有强烈的人格化、世俗化的倾向。
麦积山的洞窟大多开凿于魏晋南北朝,当初各个洞窟都绘制壁画,代表了当时石窟壁画的最高水平。现存虽然数量不多,却极为珍贵,有些壁画甚至填补了我国绘画史上的空白。五幅大型“薄肉塑”飞天壁画,绘塑结合,谱写了绘画史上的新篇章。

泥塑佛头像 北魏 第17窟

影塑飞天 北魏 第133窟

影塑坐佛 北魏 第164窟

第62窟 复原窟

释迦会子 宋 第133窟 临摹品
03前世今生文化传承
展览以“凿山为境——麦积山石窟艺术的精神表达”、“有相美学——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流变传承”、“塑影凿痕——麦积山石窟技艺的匠心智慧”、“千年流光——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永恒印记”四大板块,展开麦积山石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传承与致敬。
北朝泥塑的衣纹里流淌着犍陀罗的遗韵,盛唐壁画的青绿间跃动着中原的审美密码;佛陀低垂的眼帘穿越十六个世纪,仍以慈悲的凝视抚慰人间;飞天飘逸的衣带凝固了风的轨迹,在光影流转间仿佛随时会重新轻舞飞扬。这些镌刻在岩壁上的艺术基因,正通过当代视角获得新的诠释。在虚实交织的展陈空间里,传统与现代相互映照:当代创作或以新媒介诠释佛理,或从麦积山精神中汲取养分,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让古老智慧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麦积山所承载的文明交融精神,更在当代创作中延展出无限可能。麦积山始终是活着的艺术现场,以泥塑的肌理与色彩的律动,在时光长河中激起不绝的回响。
同时,展览期间宝龙美术馆将推出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公教活动项目和文创周边,带领更多观众走进麦积山石窟的前世今生,成为这个时代的麦积山“传承人”。

史钟颖 游丝 95x72x65cm 不锈钢 2013

邵译农 空如——天龙山 120x180cm 布面油画 2025

章燕紫 恍兮惚兮 200x120cm 复合材料 2024-2025

张小涛 萨迦 影像 2011-2024

石至莹 双佛的微笑 40x50cm 布面油画 2023

沈烈毅 天空 200x110cm 亚克力、树脂 2025

阳新 空衣 高56cm 汉白玉 2024